科教新报网 > 资讯 > 正文
冠状病毒肺炎防治

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“宁红传薪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修水县重走秋收起义路

2025-08-06 21:03 编辑:何夕 来源:网络
分享到:

  2025年 7月10日,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“宁红传薪”暑期社会实践团,前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馆,通过对纪念馆实地调研,再现1927年秋收起义的历史场景。

  图1 团队在纪念馆前合影

  聚焦历史现场

  百年革命征程中,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、不懈奋斗,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谱系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奋斗精神。赓续红色血脉、传承伟大精神是凝聚团结奋斗的民族力量,激发新时代党员干部敢担当、善作为的原动力。

  图2 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

  在1:1复制的起义指挥部前,讲解员向团队成员展示起义军自制武器,修水党史研究室披露新发现史料—起义爆发前3天,当地30余名铁匠连夜赶制大刀长矛,支援部队装备。

  图3 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

  历史背景阐释

  秋收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之一,其历史意义在展区通过时间轴形式清晰呈现。馆内展板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为起点,详细记录了起义部队在修水整编、誓师出发的关键节点。特别展出了当年使用过的军事地图复制品,图中标注的进军路线与后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形成鲜明对照。一组对比数据显示:起义初期部队仅2000余人,至1928年4月与朱德部队会师时已发展至10000余人,直观展现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过程。调研让团队成员更深入了解秋收起义,极大激发了团队成员对九江红色文化底蕴的赞叹。

  图4 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

  湖南信息学院"宁红传薪"实践团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创新的展陈方式,让秋收起义这段峥嵘岁月穿越时空、直抵人心。一件件历史实物展品,不仅还原了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,更昭示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。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,这样的红色文化传承实践,正以其独特的感染力,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,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时代华章。

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
分享到:
© 中国科教新报网版权所有 科教新报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